鹿峰國小位在臺中市沙鹿區,緊鄰清水市街;校舍在鰲峰公園往南延伸的鯉魚山下;顧名思義,這是一座形如游魚的丘陵,魚尾巴彎彎地接上省道中山路。有了好風水,加之此地富饒肥沃,再結合清水的紡織業,形成全省聞名的「鹿寮成衣商圈」。
商圈裡成衣製造業是大宗,雖然受大陸工資與全球經濟影響較為沒落,但堅守祖業的大小廠家,幾乎都是鹿峰人。
而在此創校62年的鹿峰國小,現有國小部20班,幼兒園3班,學區裡共有3座自然湧出活泉,家長則多從事成衣加工業相關工作。由於環境清新質樸,近年吸引周邊建案逾千戶,前景可待。
鹿峰國小於106學年度投入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校本課程的研發,經過專家指導、討論與共備,在人文情懷、品德優先、勤奮學習、多元創新四大願景的基礎下,結合社區資源及符應學生需求,設計出「發現鹿峰」、「趣味悅讀」、「國際視野」、「數位尋奇」四個校訂課程主軸,透過探索、合作、實作及數位等歷程,帶領孩子體會不同的學習樂趣。而且在教師社群的努力下,已完成一、二年級的校訂課程教材,讓每位小鹿鹿都能在具備縱向連貫、橫向連結,有系統的校訂課程中,完備該階段、該領域的素養。
以「發現鹿峰」這個主軸來說,鹿峰的老師分成〈衣的故鄉〉、〈泉湧大地〉與〈風生日照〉三條軸線作課程規劃,透過跨領域的方式,發展出具備素養導向教學與評量的彈性學習課程。例如負責藝術與人文教學的林美枝老師,就在〈衣的故鄉〉主題上設計出「陶製衣造型醬碟」、「服裝設計師」、「決戰時裝伸展臺」、「拆解重組新造型」等課程。在陶製衣造型醬碟課程中,小朋友親手完成陶板成形、上釉、窯燒,除了能發揮創意,更可以了解陶的產製過程。
在「決戰時裝伸展臺」課程中,則是要求學生在50分鐘內,利用美勞教室內各式的回收紙張作拼貼,完成服裝設計主題的母親節卡片,並於發表後送給照顧他的人。課程的核心,是讓孩子展現創意,具備惜物感恩的素養。
而「拆解重組新造型」課程,則是利用廢棄的電腦零件,引導孩子認真的討論,最後創造令大家驚豔的「科技背心」,另類闡揚創藝愛地球的真諦。
更進一步的,為落實新課綱自發、互動、共好的理念,鹿峰國小分享校本的研發成果,與沙鹿區各國小校訂課程定期激盪、交流,發展出獨特的『區本課程模組』,內容包含老街、湧泉、衣的故鄉、航空、臺灣大道、地瓜及陶藝等七個特色課程,足以提供各校彈性課程的規劃參酌。
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已然施行10個月,到處充滿教育新機;老師的觀念、課程與教學慢慢看到質變,但也出現如何具體適性揚才、引導創意的困惑。這表示群策群力、跨領域的時代來臨了!為了成就每一個孩子、培養終身學習的熱情,師者應該抓住大方向,從生活情境引導孩子們發現、探索與解決問題,進而培養自信、尊重他人,同時喜歡也懂得這堂課。
由於投入者眾,將來會有更多疑問被發掘,正需要吾輩超前部署,以教師社群為本,因時因地彈性處理課程,並針對學生特性與需要,去實施更有效的素養導向教學。
鹿峰國小創藝式校本特色的展開,不僅僅是課程,也體現了孩子們愛家、愛鄉、愛地球的人文情懷。